close
102.04.29
五一勞動節,胖丁爸部門舉辦旅遊。長腿妹聽到消息,開心地詢問胖丁爸:「拔拔,我可以去嗎?」胖丁爸不加思索地回應:「可以丫,只要你乖,就可以去了!」
這番父女對話,似乎稀鬆平常,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日常生活裡也常會聽到類似的親子對話。
什麼是「乖」?
孩子的行為表現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符合父母心中「乖」的定義?
每個人對「乖」這個字都有不同的定義,端看個人的解讀方式。胖丁爸在說「乖」這個字時,其實說得有點模糊不清,並沒有真正點出希望長腿妹表現的行為是什麼,很容易演變成個自表述的情形。
長腿妹聽完胖丁爸的回應後,隨即接著說:「拔拔,我有把糖果分給姐姐吃,所以,我很乖,那這樣,我就可以去了,對不對?」
瞧~此刻,長腿妹正為「乖」這個字下註解,很難想像,一個才四歲的孩子就能獨自去定義一個抽象的字。不過,長腿妹的定義是否符合胖丁爸的行為期待呢?媽咪請胖丁爸具體地說明他希望長腿妹表現出那些「乖」的行為。
「『乖』就是起床不耍脾氣,不哭鬧;自己主動吃飯,不讓馬麻餵,這樣就可以出去玩了!」
看吧,同一個字,父女倆的見解就是不同。
所以,父母親不論是對孩子讚美或是給予設限都必須具體、明確的說清楚想要孩子達到的程度,儘量不要留有灰色模糊的地帶,要不然,很可能會出現孩子努力求表現卻遲遲得不到父母肯定的挫敗感,如長腿妹可能會有什麼明明就把糖果分給姐姐了,卻還不能出去玩的遺憾!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