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19
三位,昔日的妙齡少女,多年後,再度聚首,都己蛻變為成熟的少婦。在青春過往的喧囂裡,我們分享著為人妻、為人母帶來的成長。
在孩子滿場嬉戲奔跑,歡愉的氛圍裡,原來還深藏著我們彼此不為人知的辛酸苦淚。相互間的分享,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曾為孩子黯然傷神,更為了不錯過孩子的黃金期,奔波於醫院間做早療。
我們,紅著眼眶,安靜地聆聽對方的故事。
「當時真得很苦,不停地煩惱著孩子的事,還把自己封閉起來。其實,現在回想起來,這樣子真的不對,應該要走出來…」靜瀅學姐侃侃而談地發表她的感言。
家長成長班裡,一次,有一位媽媽叨叨絮絮地說出自己正面臨的困境與煩惱。另一位媽咪聞言,慷慨激昂地勸告這位神情落寞的媽媽:「你千萬不能把自己關在家裡,要多出來走走…」
人生難免會遭受到挫折,當我們掉陷自己的痛苦深淵之際,總會誤以為全世界全變成了黑色,卻忘了這世界其實是充滿著繽紛多樣的色彩。
為了不讓自己被壞情緒所操控,總會選擇在心情低落時,出去走一走。也許是騎著單車到處晃一晃,或是到市場閒逛,體驗一下暖暖的人情味,讓心裡冷冰冰的溫度再度回溫,找到支持自己,堅強走下去的力量。
人間處處有溫情,給自己一個機會走出去,會發現原來寒冬裡的太陽曬起來是這麼的溫暖、舒適,空氣是這麼的清新,迎面走來的路人輕輕的一個微笑招呼會讓人不自覺的嘴角微微的上昂。
你,心情不好嗎?
那麼出來走走吧!
走入人群,感受一下人性中真誠的善意吧!
「我們常說要『放下』,放下是要有智慧的,沒有智慧,根本就放不下」聽到一位年長的阿姨分享著自己的人生經驗談。
牽掛,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的情感上的思念與不捨。
因為不捨,所以更不容易放下。
有了孩子後,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孩子,擔心孩子會餓;天冷了,害怕孩子會著涼感冒。一顆心總是懸在他們身上,即使孩子跟著親人出去遊玩,還是在擔憂親人不會照顧他們;生活由於孩子的出世,變得忙碌,一刻都不得閒,不免怨嘆人生的青春年華要這般被孩子綁住嗎!
「想要有智慧,就要多看書,多聽聽別人的看法與經驗分享。」年長的阿姨滔滔不絕地補充著。
他人的歷鍊與分享能讓我們獲得不同的體驗與感動來增廣見聞、擴展生命的視野。
直至孩子漸長,上了學,好不容易有了些屬於自己的零碎空閒時刻,透過閱讀、汲取他人的育兒經驗,這才恍然大悟,常常埋怨孩子困住自己,殊不知,是自己緊捉著孩子不放。
有此體悟之後,孩子被帶出去玩,媽咪不再煩憂緊張,而是準備好零食、水和外套讓孩子帶著,並且叮嚀著孩子該注意的事情。
誠如劉墉在《尋找心靈深處的感動》一書中曾提及,法師向一位前來請益的媽媽勸告,放下,不是率性而為,隨口說說,而是彎下腰來,輕輕拿起腳邊的石頭(象徵心中對孩子與丈夫的牽掛),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身為一位母親,這輩子對於孩子總有一份血濃於水放不開的情感,就如同懷孕時,那條連結母親與胎兒的臍帶,隨著胎兒的出生,有形的臍帶轉變為無形,卻永遠怎麼剪都剪不斷。
既然剪不斷,就將它放在一個安全的處所吧!
想讓孩子學會切水果,媽咪將一把用得有點鈍的水果刀交給胖丁和大眼妹去練習,這樣一來,即使他們不小心切到自己的手指,也只是受一點小傷。
胖丁體驗在爐檯前,揮鏟霍霍,威風凜凜的模樣,於是,媽咪關小爐火,讓胖丁牛刀小試一番。
孩子學習的心得到滿足,媽咪也安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