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30


  這天,胖丁家原本在綠色隧道騎腳踏車,蹓躂閒晃,沒想到,走著,走著,竟來到福祿壽酒博物館。


一走進福祿壽酒博物館,迎面來的是一池紅白相間的鯉魚,在水裡悠閒地游來游去。


三個孩子開心地尖叫,流露出雀躍不己的氣息。看著孩子們閃露著興奮光芒的雙眸,破例買了一罐魚飼料讓孩子餵魚。


難得有機會可以餵魚,孩子們顯得格外珍惜,捨不得將手中的飼料往水裡丟,只好,將成堆的飼料放在池邊,一顆一顆慢慢地向鯉魚的嘴裡餵。


 



 



 


 


馬麻~你看池裡有好多鯉魚喔!


 


 



 


 



 


 


園區裡盛開的蓮花。每每看到蓮花,不由得想起詩人筆下,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潔白高操。


 



 


 


 


這株松樹看起來很像顆水蜜桃吧!


修剪的人刀法真是厲害,佩服、佩服。


 



 


 


朱公泉


 一口擁有36年歷史的深井,源自於玉山山脈,純淨甘甜的泉水,是酒廠釀造出香醇好酒的秘密武器喔!


 



 


 


園區吉祥物:福寶寶


性別:男性 


出生日期:2007.10.20


身高:137cm (號稱155cm)


三圍:頭190cm、胸255cm (沒腰)


喜好:喝好酒 好喝的福牌高梁酒


摸頭:長智慧 摸手:帶來福氣 摸肚臍:生男孩


 



 


用酒瓶堆疊出數字100,用來紀念建國100年。很環保,蠻符合現在愛護環境,救地球的概念喔!


 



 


 


~讓我們跟著指標,一起去看看吧(1596)


 



 


 


福祿壽大事紀:記錄福祿壽酒廠的起源及發展,讓遊客了解酒廠的歷史


 



 


惜福區:了解早期農民的食衣住行,及農具。


 


古早碗櫃


看到這組木質的櫃子就想起以前在阿嬤家(胖丁的丫祖)寄居的鄉村生活。愛孫心切的阿嬤總捨不得外孫女餓肚子,在灶前忙碌之餘,不忘從碗櫃裡拿個碗,添入熱騰騰的飯菜,小心翼翼地捧給在一旁等候的媽咪,嘴裡還不時叮嚀著:「燒~」。看著這些古老的餐具,讓媽咪又再一次想起,兒時,阿嬤的味道。


 



 


 


縫紉車


  小時候,家裡清寒,丫媽利用閒暇替人車衣服,以補貼家用。看到這台縫紉車,彷彿時光倒流,裁縫機「即~即~」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丫媽佝僂的背影歷歷在目。


 



 



 


中國鼻煙壺


鼻煙是近代由西方傳入中國的物品。為了攜帶方便,因此將鼻煙放置於小藥瓶內,逐漸發展成實用且具藝術價值的鼻煙壺。


 



 


古董相機


看到這些相機倍覺親切。


熱愛拍照的丫公小時候總是背著相機為我們的成長作紀錄。直到現在,娘家還藏著大約近百本的相簿。


這些相簿都成了我們重要的回憶。


丫公用相機陪伴著我們長大,現在,我們也同樣的用相機來留存孩子們的點點滴滴。這或許也算一項傳承吧!


 



 


紅龜粿


以前,農村生活,過年是婦女最忙碌的時刻,忙著作粿,準備年菜。


記得,小時候,大人們聚集在客廳,或蹲或坐在目苔上揉著米糰。


大人越忙,小孩子越興奮;大人越是趕我們走,我們越是好奇向前圍觀,其中最吸引孩子們目光的就是圖片中的粿模。


紅紅的米糰放進粿模一壓,一隻烏龜形狀就出來。在那個沒有黏土可以動作玩的年代,這是件多麼奇妙的事丫!


每個孩子都躍躍欲試,伸長了手,想拿粿模試試看。結果,當然是不行,只能眼巴巴坐在一旁,乾瞪眼!


聰明伶俐的表姐不知用了什麼方法,從大人的手中拿到粿模,開心地拿起米糰,壓出一隻小烏龜,羨煞一旁等待的我們。


笠日清晨,小表弟刻意早起,想趕在眾人之前吃到前一天作的小烏龜,沒想到,竟讓早一步的表姐吃掉了!


永遠忘不了,小表弟在聽到消息的那刻,在稻埕前,放聲大哭:「你為什麼吃掉我的烏龜?你還來~~


~這就童年,吵吵鬧鬧;越吵,感情越好!


 



 


風鼓車(好像是這麼叫,不確定)


務農的阿公、阿嬤,每到秋收季節,都要忙著收割、曬稻、收稻。


曬乾的稻子要打包前,需先放入風鼓車,透過轉動的輪軸,篩選出飽滿結實的稻子。


小時候,在農忙時,媽咪也曾到大稻埕去湊過熱鬧,幫忙縫裝滿稻米的袋口呢,這可是現代的孩子沒辦法體驗的難得經驗。


 


 



 


 


打穀桶:脫落稻殼用。


將收割的稻束拿至桶前,用力摔打,稻粒便應聲落下。


 



 


 


搖籃


媽咪小時候也曾是推動搖籃的那雙手喔,真是懷念!


 



 


惜福衣


以前農村生活貧苦,一件衣服總要補補縫縫,依然捨不得丟。愛物惜物的心值得我們學習。


 



 


 


刨籤機:用來刨番薯籤的機器


 



 


 


 


高粱酒製造過程:


 


一、發酵


高粱米經煮熟,冷卻拌入麴,放入砊中發酵14天。經麴菌轉化成酒精。


 



 


 


二、蒸餾


發酵的高粱米放入蒸餾灶中蒸煮,酒液便流出。


 



 


 


 


三、裝甕


 



 


 


 


四、藏酒


 



 


 


古代盛酒器


羊尊(商周時期)


 



 


鳥尊(春秋晚期)


 



 


匏瓜壺(春秋晚期)


 



 


現代酒器


精美小巧的茶壺、茶杯


 



 


總統紀念酒


 



 


高跟鞋酒


 



 


 


喂~你們幾個走累了,坐在那邊納涼了。那是酒甕不能坐。


什麼?!是用酒甕做的椅子,真是奇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9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