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好樣的/教養,無所不在 | ||
孩子以為他是自由自在,海闊天空任翱翔的;可是不管他怎麼選擇,都逃不出我們如來佛的手掌心……
不必對孩子大小聲 而且父母常常會忘記,這個社會不斷在改變,我們年輕時候學得的經驗,對於現代的孩子早已失效,所以父母不但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調整自己的步伐,更必須不斷地從時代變遷中謙虛地學習;更麻煩的是,教養沒有標準答案,別人有用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可能完全沒有效果。因此,教養孩子似乎困難重重。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必須找到並選擇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方式,而且清楚每個選擇的結果。 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從一手可以同時抱住她們倆,另一隻手拿奶瓶餵奶,到今天她們已長得比媽媽還高。在甜蜜的幸福感背後,卻時時刻刻都有美好時光即將消失的惆悵。 我知道,與孩子相處的每個剎那都是獨一無二、永不再現的;我也知道,孩子很快就會長大、獨立,開展她們自己的人生,不能再膩在我們身邊。因此,如何把握這非常有限的親子共處時刻,除了讓她們留下快樂溫暖的回憶之外,還能給她們一輩子受用無窮的禮物──包括好的習慣、足夠的能力,以及寬闊的胸襟與願意助人的柔軟心。 我是個貪心的人,我相信孩子可以快快樂樂,對生活充滿熱情,同時也能夠有紀律且主動地學習,擁有許多能力與技術。我也相信不必對孩子大小聲,不必整天盯著她們命令東命令西,更不該用各種規定與不准來限制她們。 因為我知道,「情境」決定了人的行為;換句話說,我們只要準備好適當的環境,或是鋪陳出恰當的氛圍,孩子就會朝著我們「設計」的方向前去。不過,這種「設計」必須是不露痕跡的,不能讓孩子察覺到我們「在」做什麼,這有點像老子的「無為而治」。其實,「無為」的真義是「無所不為」,也就是做到無所不為,表面上才可以「無為」。 要做到彷彿不在 這個生命中最重要的體會,來自於我小時候參加童軍團時,聽到流傳的一句話:「最好的團長是坐在搖椅上的團長。」為什麼坐在搖椅上似乎沒事做的團長會比那些整天忙著教學生打繩結、搭工程的團長好呢?因為團長只要把整團的環境氛圍弄好,大孩子會教小孩子,人人「憑我的榮譽」自我要求,自我學習,那麼團長只要坐在搖椅上鼓掌就可以了,如此,不僅大人輕鬆愉快,孩子也能積極主動又有成就感。 童軍運動也教會我凡事必須是肯定的,非否定的,是主動的,而非被動的。比如,童軍的規律是以「我是誠實受人信賴的」,取代「我不說謊」;用「我愛清潔」取代「我不亂丟垃圾」。 我認為教養孩子最高的目標應是──孩子以為他是自由自在,海闊天空任翱翔的;可是不管他怎麼選擇,都逃不出我們如來佛的手掌心──要做到這種彷彿不在,就必須無所不在。同時,為了今後孩子勢必有一天不在我們身邊,從今天起,我們就得開始修練「無所不在」的心法。 多年來我從事環境運動,始終秉持一個信念:「人不可能自外於環境,人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因此,衷心盼望我從孩子身上學到的這些心得,能夠分享給大家;同時希望台灣的孩子們能滿懷熱情地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進而塑造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本文摘自遠流最新出版《教養,無所不在》 |
- Aug 30 Tue 2011 11:22
教養,無所不在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