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0431.jpg

2017/11/13

 

  孩子需要獨立,也需要父母的陪伴,

  哪怕只是靜靜地坐在一起,各忙各的……

                                  ——美國媽媽這樣教自信

 

寧靜的早晨,隱隱傳來絲絲啜泣聲,給人一種憂慮不安的感覺。從二樓三步併二步尋聲而下,剛踏進廚房,映入眼簾的是大眼妹低著頭站在廚房餐桌前,身體不停地顫抖,狐疑地趨前探問:「怎麼了?」大眼妹淚如雨下,抽抽噎噎地回說:「我不舒服。」

「那裡不舒服?是頭痛嗎?」大眼妹的話語,讓我一時心慌了起來。暮秋後,天氣變幻莫測,時而晴,時而雨,忽暖忽冷的溫度曲線,讓人不由得擔心感冒會找上門。「不是頭痛,是心裡不知道為什麼感覺悶悶的。」這回,我更慌了,摸不著頭緒地探問:「功課沒寫完?」、「擔心上學會遲到?」、「還是妳做了什麼事,害怕會被老師罵?」問號猶如灌籃般一個又一個的投出,得到卻是靜默的搖頭。「你到底怎麼了?不要只是哭,要說出來,我們才知道呀!」原本在流理台前忙碌的老公此刻也緊張的走過來關心,氣氛頓時凝重起來。

「我不知道!就是覺得胸口很悶,很難過。」面對大眼妹沒由來的號啕大哭,我們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輕輕地,腦海裡浮現上個禮拜長腿妹得了腸胃炎,些微腹痛嘔吐的病徵讓她徘徊在請假與上學之間,舉棋不定,最後她向我們要了張電話卡,表示如果肚子痛到她沒辦法聽課,就會連絡我們,帶她回家休息。

交給大眼妹一張電話卡,輕聲安撫,「在學校,如果想媽媽,就打電話回家,好嗎?」「好~」我抽取一旁的面紙,為大眼妹拭去不斷滑落的淚水。

門扉緩緩開啓又闔上,大眼妹上學去了,凝望大眼妹逐漸遠去的身影,憶起這陣子母女倆相處經常上演的劍拔弩張的緊繃場景。

大眼妹自小就是個貼心溫順的小女孩,升上五年級後,或許是進入前青春期,常與我為了她的想法、意見起口角,尤其是說到激動處不免高聲抗議,「我就是要這麼做,你不要管我……」這番任性拗執的話語,往往令我為之氣結,甚至想要袖手不管,任其跌倒受傷。

平日家居的閒逸時刻,孩子們會親暱的依偎在我身旁嘟嘴撒嬌,叨叨絮絮地述說他們的快樂與煩憂;閒聊間,有時會卸下武裝的青春,向我吐露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那一天我會發脾氣,是因為我害怕……」、「我其實想要的是……」、「我想要試試看,可是,你每一次都不准。」孩子們落寞的雙眸裡,隱隱然透露著一股徬徨無助的氣息,似乎在提醒我:媽媽,我雖然常常跟妳頂嘴,但不是故意惹妳生氣,那是因為我正在學習如何與人溝通;我常常霸氣的誇下海口說:「我可以自己來,不用你管。」並不是要你置之不理,而是希望妳能放手讓我試試看,在我遇到困難時,伸手幫忙,而不是冷眼旁觀或是嘲諷。

原來,孩子們日日高聲吶喊的「獨立宣言」,企望的是父母能夠在生活瑣事上放手,給他們機會學習,而非心靈上的孤立。於是,當孩子臭著一張臉,怒氣沖沖地步入家門,對我的關心默不吭聲時,我靜靜坐在一旁,等他氣消了,反而會一臉疑惑地詢問我:「為什麼要坐在這裡?」「因為我擔心你,你可以告訴我,怎麼一回事嗎?」;當他走進浴室,準備洗澡之際,叮嚀我:「你不可以下樓,要在這裡等我喔。」我不再像以往一樣,一邊斥責他長不大,一邊逕自下樓去忙自己的事。我會安下紛亂急燥的心,等他洗完澡。「媽媽~你在那裡?」「我在房間折衣服。」「我以為你下樓了。」「沒有,別害怕,我會等你的。」

因為陪伴與等待,孩子驛動不安的心,找到停泊的靠岸。

向晚,大眼妹放學回家了,燦爛的笑容嗅不到一絲絲早晨的陰鬱,我們輕鬆的聊著天,倏忽,大眼妹話鋒 一轉,「你知道我今天為什麼沒有打電話給你嗎?」我微笑地搖搖頭,「因為我今天太忙了,忙到都忘了……」寂靜的午后漾起歡欣愉悅的笑聲。

孩子們的個頭都長得快比我高了,嚴然像個小大人,縱然如此,他們仍需要父母關愛的眼神與傾聽來撫慰他們隱藏在內心裡因成長帶來的莫名矛盾與衝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9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