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9.01.15

 

        時值大雪,冬陽依舊如夏日般炙熱,午后,終於從忙碌繁瑣的工作裡找到一點喘息空間,坐在廚房的小桌旁,滑開手機,螢幕那端跳出訊息,是教學組長。學校的主任因事請假,我臨危授命代上四節閱讀課。課程交接時,主任若有所感,用很慎重的語氣說:「我希望他們能夠多認識周遭的人事物,開拓他們的視野……」

      話語隨風飄盪在小朋友追逐嬉戲之間,我靜靜地聽,一個想法悄然萌發,在腦海中醞釀。

       閱讀是探索世界的起步,六年級的學生讀繪本可能稍嫌簡單,短篇小說導讀又擔心他們閱讀力不夠,恐需較長時間的引導;苦惱之際,靈光乍現,何不用報紙呢!

          一〇八課綱國語文核心素養(-E-A-1)提到,「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以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基於此理念,我選用好讀周刊裡的一篇報導「煩死了,代表什麼」來規劃課程;這篇報導敘述日本國中生與母親間冷淡的相處場景,文中還引用專家對青少年心裡狀態的分析以及建議。這個議題與學生們的成長息息相關或許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進而觸動心靈共鳴,激發他們對自己內在的探索吧,我揣測著。

          透過分組討論、微電影欣賞,學生們在四週裡完成了兩份學習單,新聞大綱和一則與父母發生的衝突故事。課堂上,學生們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也藉此向學生介昭記敘文和讀書心得的寫作架構。

     下課鈴聲響起,最後一堂課結束了,我步出教室,仰頭一望,白雲在廣闊無垠的湛藍裡緩緩游移,微風輕送,在我耳畔呢喃低語:「緣起緣滅終有時,相聚就是一種難捨的緣分,那是生命中的福。」一股暖流潺潺流過心底,感念上天送來這份難得的緣份。

 

【課程設計】

第一週:閱讀好讀週報-「煩死了,代表什麼」,透過提問,讓學生理解文本並且省思自己與父母之間的互動。

第二週:分組討論,書寫新聞大綱

第三週:1.微電影欣賞 「媽,妳好煩」、「你,很煩」

             2.小組間經驗分享,寫下一則與父母間不愉快的故事。

第四週:1.上台分享自己與父母間的衝突故事

             2.學生佳作欣賞(國三生)

            3.介紹記敘文、讀書心得的寫作架構

 

【學生的寫作分析-衝突故事一篇】

  1. 有部分學生的寫作架構不完整,敘述有所疏漏,只描寫衝突發生的原因,沒有經過、結果,也沒有寫下從何處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
  2. 有一組學生雖然沒有寫下與父母間針鋒相對的情境,卻寫下心中對父母的碎念與埋怨,是個不錯的寫作方向,可以作為參考,誰說跟父母間的衝突一定是以吵架呈現呢,悶在心中也是一種方法。

【學生作品欣賞】

       

一、我與媽媽的衝突           國小六年級 (171)

   有一天(),我()在廚房()幫媽媽洗碗,而媽媽在旁邊拖地。這時,把媽媽最喜歡的陶瓷杯摔破了(),媽媽在一旁看見了,就放下手邊的工作,氣沖沖的向我走過來。我們兩個人開始起爭執,媽媽覺得我每次做事情都很不小心,但是我覺得我不是故意的,為何這麼生氣?(為什麼事起衝突)

剛說完,我就跑回房間,才發現我的腳被玻璃劃傷了,媽媽知道此事,就立即幫我擦藥及包紮(感受到媽媽的關懷),原來媽媽非常關心我,才對我破口大罵。

評語:

媽媽白天要上班,晚上還要忙家事,難免會疲憊,意外發生的當下,她會擔心、著急,再加上勞累,因此口氣會比較不好。很高興你能看到媽媽盛怒背後對孩子的愛。

優點:結構嚴謹、敘述流暢。

 

二、我與媽媽的衝突             國小六年級

有一天()我媽跟我()說:「手機放下,寫功課!()」我說:「等一下!「快一點!」媽媽總是這麼說。

    可是,我就是不想做啊!但是,我總不能跟媽媽這麼說,只好小聲的說:「嗯,好。」雖然聽起來很敷衍,但是,我每次都是這樣說,說完之後,就將手機交給媽媽,垂頭喪氣地走回房間寫功課。

    評語:

       與其口是心非,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寫功課,那倒不如,先寫完功課,再向父母爭取玩手機的時間,讓自己可以盡情的玩,不是更好嗎?

    優點:

  1. 雖然沒有和父母起衝突,但是寫下內心的掙扎。
  2. 若能寫出從何處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關愛,敘述會更完整。

  

三、「煩死了」代表什麼           國中三年級

  「煩死了」是一句青少年常用的口頭禪,這句話代表著青少年對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感到厭煩,同時,也代表著父母對於青少年變幻莫測的情緒,感到無奈。(以解題法的方式,說明「煩死了」代表的意義)

  在男校的家長會上(地點),母親們()紛紛對老師抱怨,兒子的沉默不語、怪異的行為以及重視同儕遠大於父母等問題。()對於這些父母無法理解行為,專家對此提出解釋,男生進入青春期後,想從父母無法介入的世界找到新的快樂,例如男孩間對於老師行為的批判或是對手遊的沉迷。凡此種種都是大人無法理解的事物,因為不懂,所以會擔心、會想要干涉(為什麼會發生衝突),其實父母親若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們生活上瑣事的分享,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思考事情,就能夠發現在那些爭取獨立自主的青春裡隱藏著一顆徬徨卻想依賴的心。

  在與父母相處中,我也常常覺得爸爸媽媽很多時候都很囉嗦,很愛管閒事。有一天傍晚放學時,我一進門,媽媽便衝著我問:「你這一次月考考第幾名?」我回答:「第十名。」媽媽聽了後,點點頭,表示還可以,接著說:「還要繼續加油,手遊要少玩一點,晚上要早點睡……。」媽媽一直碎碎念不停,我感覺到心裡有座火山正在蘊釀著,十秒鐘後,火山終於開始噴發了,「你很煩唉,閉嘴啦,要不然,下次,我考最後一名給你看。」說完這句話後,我轉身跑進房間,碰的一聲將房門關上,門外充斥著媽媽憤怒的斥責聲。我坐在床邊,生氣的想著,媽媽難道就不能鼓勵我嗎?

  夕陽西下,房間漸漸變暗了,敲門聲響起,我打開門,往外一瞧,是媽媽。媽媽己經準備好晚餐等著我去吃,我嘟著嘴,步履蹣跚的走到餐桌前,看到滿桌都是我喜愛吃的菜餚,這時,耳邊響起媽媽的話,「餓了吧,趕快吃。」我的心微微地一震,突然間,發覺媽媽不是不愛我,只是她用了我不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她的愛。(自己的親身經歷)

  經過這件事後,讓我領悟到,青少年的成長雖然有著複雜難懂的情緒變化,但是父母若能夠和我們像朋友一樣聊天,相信一定能夠了解我們在冷漠外表裡的那顆柔較且易破碎的心,那麼親子之間一定能夠平順地度過青春期的風暴。(心得)

【學生的新聞大綱】

IMG_20200107_120620.jpg

IMG_20200107_120722.jpg

 

IMG_20200113_12122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9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