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丁自從大眼妹出生後,心情從原來的高興轉為吃醋。因為胖丁一直期望有個伴,所以大眼妹的出生,一度讓胖丁以為有人可以陪他玩了!可是,卻不知妹妹還太小,無法和他玩耍。不但如此,大眼妹的誕生讓胖丁覺得他失寵了!因此,為了鞏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胖丁開始出現了退化的現象,要求抱抱、愛哭、要求和妹妹一樣,喝水時也要圍圍巾…等。
媽咪在產前曾給予胖丁心理建設,原本以為只要心理建設做得好,就不用擔心胖丁爭寵,況且,胖丁那時還蠻獨立的,可以一個人玩玩具、念書了!所以,當時,媽咪心理打著如意算盤─即然不用花太多心力照顧胖丁,那麼就可以專心照顧妹妹了!那裏知道,懷孕期間的的心理建設,在大眼妹出生之後,就全然失效了!
無計可施之下,媽咪只好對外求救了!所幸,遇到一個熱心的媽媽,提供了一些資料,供媽咪做參考。
然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就將這些資料分享給大家囉~ 期望有經驗的人也可以提供你們的意見喔~
目前,媽咪還在和胖丁奮鬥之中,哎~不知道這樣子的情形還要維持多久?!只希望能夠趕快度過~
文 / Andrea、Audrey 編輯 / 陳采甄
當大寶貝遇上小寶貝出生時
When your second baby was born...
當發現家中即將有新成員來報到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麼?當大寶貝面對小寶貝分享原本專屬於他一人的父母之愛時,又會產生什麼樣的身心變化?為人父母究竟該如何在照顧小寶貝的同時,兼顧大寶貝的感受?兩位走過這一段,有著深刻體驗的媽媽,與我們分享的箇中的酸甜滋味。
Andrea(今年27歲,大寶貝3.5歲,小寶貝4個月):
在老大將近二歲的時候,我竟然意外懷了第二胎!這並不在我和先生的計劃裡,但是孩子既然來報到,表示跟我們有緣,說什麼我們也捨不得放棄。於是我決定放開心胸去接受這樣的安排,但心裡免不了擔憂:面對語言發展比較慢的老大,該如何讓他明瞭,將會有個弟弟或妹妹來做伴的事實?仍是母奶寶寶的他,該怎麼戒掉睡前的那一頓奶?身為全職媽媽的自己,該如何在生產完的月子期間同時照顧老大?此外,未來可預期的的經濟負擔,以及對第二個寶寶性別的期待……等等,確實在懷孕初期給我們夫妻倆添加了不少心理壓力。
對於和老大的溝通,我和先生除了灌輸他要當哥哥的概念之外,會用更具體的描述來讓他了解:心愛的玩具要與弟弟一起分享,穿不下的衣服要送給弟弟,會多抱著弟弟因為哥哥會走路,ㄋㄟㄋㄟ以後只給弟弟喝是因為哥哥長大了…….等等。但是我們的原則是,儘量不去強迫他當哥哥後便應該遵守哪些規矩,畢竟身為老大並非他自願的選擇。在此之前,他才只是一個三歲大的娃兒,儘管與小baby比較起來是成熟的多,在懷孕之前你能容許他做的事情,卻在他有了弟妹之後就不能忍受,這對老大是不公平的。
儘管在懷孕期間和老大做這樣的心理建設,但10個月後事實證明,當哥哥的面對和他一起分享爸媽的小baby,仍舊產生了某些又愛又恨的情結,雖然平常表現出憐愛弟弟的姿態,偶爾吃起醋來還是會偷打偷捏。還有ㄧ些我們一般稱作「退化」的行為出現,例如,愛人家抱,明明都已經會跑了,偶爾想到就倒在地上要抱;愛哭,明明都說可以清楚表達了,就是要先哭再說話,甚至是學小弟弟發出娃娃音,甚至回到口腔期開始吃手指。我想,這樣的行為,是因為他想用小baby的表達方式,還換取父母更多的關注吧!
在這段彼此的適應期當中,我每天一定要騰出專屬與我與老大的獨處時間,好好的抱抱他說說話,即使只有五分鐘;當小弟弟哭鬧厲害,當下無法顧及哥哥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迅速處理完畢,事後給哥哥一點鼓勵和安慰,進而分析身為哥哥的優勢之處,使他對弟弟產生更多同情與體諒。
跟一個三歲的小孩溝通「分享」和「體諒」也許並不容易,但這絕對是身為雙子爸媽的重要課題。人的一生中總是要學習扮演各種角色,對於孩子的第一次的表現,我有點心疼,但更多的是驕傲。
Audrey(今年33歲,大寶貝3歲,小寶貝4個月):
知道老二出現在我肚子裡的那當時,BOY兩歲。帶了他一年半的時間,我終於學會如何輕鬆上手,每天的生活自由自在,很重要的是,我終於可以一覺到天亮。可是懷了老二之後,我又再度嚴重嘔吐,甚至無法好眠。還有一點我不願去承認的,因為我是老二,從小就有嚴重的「老二情結」,總覺得爸媽關心的都只是姊姊與妹妹而已,而我,似乎總能將自己打點好,不需他們多一點的分心。我害怕我也會比較疼愛BOY,而忽略肚子裡的小乖乖。
「媽媽你看!小寶寶在我肚子裡,這樣你就不會再吐了。」當我苦於更甚於第一胎的嚴重孕吐時,BOY貼心的話語常讓我感到窩心,我知道他一定會是個好哥哥。我和老公都希望整個懷孕的過程都有BOY的親自參予,所以診所的醫師護士們也全都認得這位可愛的小帥哥,為產檢過程中增添不少的樂趣。每天早晨我會代替弟弟對BOY說:「哥哥早安!」還會請BOY幫我在肚子上擦除娠霜,凡只要是有關「全家」的事情,我都會改口說「我們四個人」。可是,我也會在每天睡覺時,一如往常般的與BOY相擁入眠。
每天對著媽咪肚子唱歌說話的BOY,在弟弟出生一個月後的某一天,終於爆發出一連串不滿的情緒。「我要媽媽抱我!我不要讓弟弟喝ㄋㄟㄋㄟ了!」他坐在我腿上哭叫抱著我,完全無視於在一旁狂哭的弟弟,深怕又被弟弟佔去媽媽的懷抱。「媽媽,弟弟已經從你肚子裡出來了,你可不可以抱抱我?」當他不好意思地說出這句話時,我的眼框是溼潤的。
BOY開始想在睡前要我們幫他包尿布,因為弟弟是這樣;他想嘗試著用奶瓶喝水,因為弟弟是這樣;要個東西都用哭的,因為他說他是小寶寶不會說話;他也想回憶一下當初喝母奶時的感受,窩在我的懷裡吸一口也甘願。他所有的外在行為,已經從三歲退化到嬰兒階段,我想,我們不是得重新來過,而是給他更多的愛與關懷,信心與耐心,來彌補他所失去的安全感。
我們是當了爸媽之後,才學會如何當爸媽的。我們也是在有了弟弟之後,才了解兩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我們不能「一視同仁」。哥哥的個性內向小心,總是先觀察環境,熟悉之後才會敞開心胸。弟弟逢人就笑,而且懂得吸引旁人的注意力。所以當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弟弟身上時,我們會不斷的給予哥哥安全感,並且肯定他謹慎的行為。我也不再因為弟弟一哭就拋開一切立刻抱起他,也不會因為哥哥的無理取鬧,而否定了一個三歲娃兒認真長大的權利。
現在,弟弟已經學會等待,他更知道身邊有個疼他又愛與他整寵的哥哥。而哥哥呢?他可是媽媽的「大」幫手。我希望兄弟爭寵會無止盡的下去,這表示他們相愛,這越來越多的愛,也是我們一家生活的原動力。
結語
孩子是上天對父母的賞賜與考驗,不管先來後到,在父母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寶。當大寶貝遇上小寶貝出生時,家中每一位成員勢必要面臨一波作息與心態的調整,剛開始的不適應在所難免,只要爸爸媽媽能夠多以引導代替責罵,相信很快便能感受到孩子們的成長。
From:
http://www.ibabyhood.com/G_School/G3_2_1_index.asp?sn=106&uni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