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好生氣 才能好好愛人愛己

能清楚傳達自己為何生氣並進而解決問題,就能發揮生氣的功能,讓生氣具有正面意義。

人生難免有不如意,我一直相信,生氣是人之常情,人是可以生氣的。許多人並不明白,生氣有其功能。
當心中怒氣升起時,常是真實反應出「我受到不合理的對待」、「我不同意某些處理方式」和「我需要更好的解決方法」的現象。

這些訊息是很寶貴的提醒,提醒我們目前有些問題存在,需要協調、改變。不過,若想讓生氣的功能發揮、讓生氣背後的話被聽見,還仰賴適切的生氣方式。

生氣了,怎麼辦?

基本上,能清楚傳達自己為何生氣並進而解決問題,就能發揮生氣的功能,讓生氣具有正面意義。相對地,無法清楚分辨、表達生氣的原因,甚至將怒氣波及無關的人事物,既不妥當又失禮,更無助於解決問題。所以,當自己或他人生氣了,到底該如何因應?以下分別提供幾個步驟供讀者參考:

【我生氣了】的因應步驟

Step.1:覺察並接納「我」生氣了

許多人生氣時,常把焦點放在「你不對」、「你有錯」,而忽略或抗拒承認「我生氣了」,把生氣的責任或主導權丟給他人。

生氣並不可恥,想要進一步面對、處理問題,第一步必須覺察自己生氣了。建議可以抱持「我知道我生氣了,至於我該不該生氣,我可以慢一點再評論」的態度,就只是覺察,不要急著批評自己、批評別人,或採取行動。

Step.2:靜一靜,釐清生氣的原因

與人互動中,包含談話內容、表情、語氣、肢體語言等豐富面向,惹你發怒的,可能只是其中一項,不是全部。唯有瞭解自己在氣什麼,才能向對方澄清自己的期待,針對問題找出解決之道。建議在怒火正旺時先靜一靜,把問題釐清了再溝通,否則雙方容易誤解彼此的意思,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Step.3:分辨責任和可控制的範圍

任何一個事件都包含許多細節、層次,問題發生時,往往很難以「非黑即白」地論對錯,也難以「非我即他」來歸咎責任。

要著手解決問題時,最好能先回顧整個事件,分辨出哪些部分是自己該負起責任,何處又是自己可控制的。比方說,某人以汙辱性的言語指責你工作疏失,讓你氣憤難平。你在回顧時,或許會發現工作上的疏忽,確實是自己的責任,但不當的言詞,就是對方的責任。先釐清責任,在與對方溝通時立場會更明確。

然而,在進一步設定解決目標時,也建議先分辨哪些事情屬於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比方說,你可以控制的是告訴對方你不喜歡汙辱性的言語,或者在對方這麼做時走開,至於對方要說什麼,其實不是你能控制的。若無法釐清這點,兩方極容易僵持不下,讓問題和怒氣都繼續蔓延。

【他生氣了】的因應之道

Step.1:不論我認為是否合理,都接受別人有生氣的權利。
Step.2:情緒不隨之起舞,協助對方釐清問題。

你可以說:「我知道你生氣了,現在可能不適合談,我等一下再過來跟你好好談。」或「我知道你在生氣,可是你這樣生氣,我真的不知道你在講什麼,可不可以告訴我你在講什麼?」又倘若對方的怒氣辱罵或無理行為太過分,你可以適度表達:「你不可以這樣講我。若要解決問題,請好好說明給我聽。」

練好基本功三招,控制怒氣更徹底

上述的部分為操作技巧,然而,欲真正好好生氣、發揮生氣的功能,以下幾項調整觀念的基本功,也是不可或缺的:

基本功.1:尊重人有生氣的權利

華人社會很推崇品格修養,無形中烙下「動怒是弱者的行為」的觀念。這個信念阻礙人們對生氣情緒的覺察與接納,因此在動怒時,常無法承認自己的怒氣,將矛頭全然指向對方的過失;或者欲盡快脫離動怒的焦慮,而在未釐清真正原因和思考對策之前,就衝動溝通解決;也有人選擇全盤壓抑,都是不盡理想的方式。

基本功.2:接受世事皆有不如意時

華人傳統習慣教導孩子防患於未然,這樣的教育,衍生出「事不成,則必有過失」的思維,當事情發展不如期待時,人們習慣要揪出罪魁禍首,耗費大把力氣在找人負責。

但真實的世界中,常常是即便所有人都盡了力,事情仍可能不如意的。事事如意,基本上是不合理的期待。當期待脫離現實,挫折容易增加,再加上習慣將焦點放在怪罪、責任歸屬上,於是造就了不積極找出解決對策、頻頻動怒指責的環境。

基本功.3:拓展解決問題的資料庫

生氣能指出問題,目的是解決問題,然而,欲好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足夠。國人有一項習慣,愛問「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做?」,喜歡單一的標準答案。我建議大家稍微將「應該怎麼做」換成「可以怎麼做」,就會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時時在生活中拓展、培養,一旦能解決的事情增加,能熟悉解決事情的方式,進而每每能快速地找到解決之道時,很多事情往往就不需要生氣,或是自然而然地,氣,就消了。


No!不要這樣生氣!

不當的生氣方式,反而會混淆問題、阻礙溝通,應該盡量避免:

*.破壞性發洩:用傷害他人、傷害自己、破壞物品等激烈方式傳達怒氣,強大的情緒張力,會令旁人不安且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困難與需要,甚至會製造新的問題。
*.遷怒:不敢對真正惹自己生氣的對象發怒,把氣轉移到其他人身上,甚至有的時候,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氣什麼,只知道自己不舒服,隨便找個對象發洩。
*.壓抑:因怕衝突或顧及修養而假裝沒事、迴避問題,也可能以生悶氣的方式,希望別人主動猜到自己的意思,但這樣的方式會阻礙溝通,無助於解決問題。

好好生氣,從小培養

當孩子生氣時,可按照幾個要訣,一步步教導孩子面對生氣情緒。
提醒家長、老師們,孩子比成人需要更多時間練習,一個步驟可能要反覆練習數次才能學會,要有耐心。

1.協助孩子穩定情緒。一味地告訴孩子「要乖,不能生氣」效果並不好,確實帶著孩子進行數次深呼吸,讓情緒平復下來。
2.幫助孩子表達。試著問孩子「你想要什麼?」來引導孩子釐清怒氣背後真正的期待和想法。
3.一起討論解決方法,除了幫助孩子靈活思考,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在教育孩子,生氣的目的是解決問題。
4.落實身教。父母、師長的言行,對孩子最重要。大人能用適當的方式生氣,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教育。


做隻快樂的憤怒鳥

被欺負、被無理對待,怎可能不憤怒?但傳統禮教總是殷殷期許、教導、要求人們學習克制;面對種種不合理的人事物,學習包容、寬恕、接納;學習硬生生地吞下熊熊怒火,任其在肚裡滾燙燃燒;委屈以求全。

2009年底,iPhone3GS出現一款新的手機遊戲──憤怒鳥(Angry Birds),這個由芬蘭Rovio公司所設計的遊戲,原本也像其他手機遊戲一樣,鎖定簡單、易操作、打發時間的功能,未料卻石破天驚地擄獲了使用者芳心,帶動全球下載熱潮。今年開春,更傳出將推出3D版本,並且進軍臉書,全力朝十億下載量邁進。

小小遊戲為何能這樣吸引人?手指的點捺揮撇間,暗藏著什麼樣的曠世絕技,緊扣住全球數億人的心?

憤怒鳥一開始並不憤怒,各色鳥隻圍繞鳥巢邊,溫柔注視著尚未孵化的鳥蛋,興奮、期待、雀躍,如朵朵麗花,綻放在每張鳥臉上。直到無恥的肥豬們偷走了牠們的寶貝蛋,一場復仇之戰就此展開。

被欺負、被無理對待,怎可能不憤怒?但傳統禮教總是殷殷期許、教導、要求人們學習克制;面對種種不合理的人事物,學習包容、寬恕、接納;學習硬生生地吞下熊熊怒火,任其在肚裡滾燙燃燒;委屈以求全。

1984年,剛從海外返臺的龍應台,發表了熱血激昂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字句鏗鏘地質問,臺灣人民到底在怕什麼?忍什麼?求什麼?為何要沒尊嚴地隱忍茍活?姑息了更多的囂張、猖狂,造就了如許亂象。

溫良恭儉讓的美德,該怎麼因時制宜地實踐?憤怒鳥拿自己的身體當武器,咻咻咻如砲彈般摧毀肥豬們的堡壘。怒火行動中,不僅是對不公不義的反抗,同時也傳達「太過分了」、「我很生氣」、「別再欺負人」等心聲;積累的怨憤、不甘、委屈,可以盡情表達、宣洩、反擊,真是大快人心!於是,每個使用者化身成憤怒鳥,運功指尖,把心裡好多的壓抑用力彈射出去,換來舒暢開懷的笑聲。

原來,好好生氣,才可能好好愛自己!


口述/ 洪莉竹;文/ 連芯 高惠琳
《張老師月刊》2012年3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ny9987 的頭像
    sunny9987

    簡單‧享受生活

    sunny9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